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:99%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一开口就输了。不注意这一点,再多的说教都是无效的。 当你批评孩子时,TA是什么反应? 要么左耳进右耳出,我行我素不言改;要么当面低头认错,转身就打回原形;要么奋起反抗,一言不合就跟你对着干…… 大道理说了千万句,要么说教无效,要么引来逆反,究竟是为什么? 我们反过来看,当你批评孩子时,你是什么模样? 唐僧念经,苦口婆心讲道理,刻意感动;横眉怒目,冷嘲热讽,甚至大吼大叫;冷暴力,不理不睬晾着让TA反思;没有言语,就一个字——打! 如果角色对调,父母用这种方式跟我们说教时,我们的耳朵在听,但内心是不是想逃? “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,讲道理、发脾气、刻意感动。” 生活中,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常常走入误区,以为说得越多,孩子越听话。但现实却是,大道理说得越多,孩子越不听话。 当你吼叫时, 孩子只想逃 70年代,心理学教授艾伯特.麦拉宾(Albert Mehrabian)通过研究分析“口头和非口头信息”的相对重要性,得出了一个结论——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感知到的信息: 55% 是通过“看”,比如我们的手势、表情、态度、肢体语言等; 38% 是通过“听”,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、语气、速度、声音大小等; 只有 7% ,才是具体的讲话内容。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“麦拉宾法则”,也是传说中的7-38-55法则。 谈话,最重要的不是正确的道理,而是安全的氛围。 如果你下班回家,看到伴侣黑着脸,气鼓鼓的,第一反应是不是“提高警惕”,做好防御架势?听到她开口就如机关枪般疾声厉色,满腹牢骚喋喋不休,你第二反应是不是“赶紧想逃”?如果躲无可躲,那么你会做的是不是强装镇定的接招,伪装笑脸安抚对方,但其实内心想的是“不要殃及池鱼”。 至于她到底为什么生气,说了些什么,你压根无暇细想。 心理学上解释,当大脑遭遇突发危机时,会出现三种现象:攻击、逃跑、冰冻。 那么,当我们讲道理、发脾气时,孩子的大脑也会嗅到危险的气息,不自觉地采取反抗(顶嘴)、逃避(左耳进右耳出),或者干脆充耳不闻的软性抵抗状态(产生心理惰性)。 孩子处于防御状态的大脑,直接过滤掉了那些大道理,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自我保护。 被吼骂的孩子,脑子思考的不是思考,而是如何不挨骂 你用嘴巴在说,但孩子却用眼睛在看你的肢体语言,听你的语调语气。 当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感知那93%的身体语言上,你所谓的大道理,仅仅能接受到少之又少的7%。 尤其是经常遭打骂的孩子,条件反射会让他们一听到父母开口就想逃避。即便有时父母强装和颜悦色,想用柔和的方式开导,但孩子的惯性思维却仍让他们本能的后退。 所以,道理说得越多,孩子听进去的越少。 比起说什么, 更重要的是怎么说 两千多年前,荀子就用“君子之学”和“小人之学”来区分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。 “君子之学”(有效教育)是从耳朵进来,进入心中,传遍全身,影响到行为; 而“小人之学”(无效教育)则是从耳朵进来,从嘴巴出去,只走了四寸长,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。 有个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,在心理学里称为“温暖法则”: 讲的是北风和太阳比赛谁的威力大。约定好,谁先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,谁就赢了。 北风气势十足,用尽全力地吹,但寒风刺骨,吹得人们瑟瑟发抖,赶紧把大衣裹得比原来更紧。 而太阳却不疾不徐地撒下阳光,天气变得风和日丽,行人觉得温暖舒适,所以开始解开纽扣,继而脱掉大衣。 故事的道理很简单:温暖胜于严寒。 同样的,在面对孩子时,正确的谈话之道——谈话氛围胜于谈话内容。氛围好了,话就听进去了。 大人批评孩子,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。 第一,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、情绪平和一些,也可使孩子抵触、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,有利于沟通。 第二,低声批评孩子,不仅可以集中孩子的听力,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,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。 第三,低声调还可以赶走愤怒。 所以,比起强颜厉色的高分贝怒骂,降低声量,会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。 父母可以试一下,当你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,不要像原来那样碎碎念“吃饭啦”、“洗澡啦”、“睡觉啦”……因为寻常的唠叨和怒吼,孩子已经习惯性的屏蔽掉了,要么听不见,要么听了装没听到。 试试蹲下来,看着他的眼睛,笑着轻声问“吃饭去吧”、“该洗澡咯”、“准备睡啦”。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,孩子的配合度更高,态度更好。 “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,却高估了道理的魔力。” 比起说了什么,孩子更重要是看我们做了什么。 教育的本质,不是赢了孩子,而是赢得孩子。 有效式沟通: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那么,怎么说才能让道理变得动听,孩子才能听得进去? 第一层:建立彼此信任的心理基础 孩子更愿意听谁的话?听喜欢的人,听崇拜的人,听关系亲密的人。 我们父母明明是最爱孩子的人,却常常爱之深责之切,一不小心就站到孩子的对立面去,变成了孩子恐惧的、厌恶的、疏远的人。 想要获得孩子的接纳,首先我们需要跟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础,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尊重。 放下高高在上的说教身段,日常保持跟孩子的亲密关系,可有多借助“非语言信号”,如抚摸、拥抱、眼神、微笑等,让孩子接收到来自父母的善意。 孩子犯错时,正是他需要爱的时候。 比如当孩子拿着一份考砸的试卷来找你签字,他胆怯逃避的眼神,其实就是内心知错的表现。这时,狂风鄹雨的指责,不如一个爱的抱抱。和谐的氛围,能够让获得足够的安全感,才能够卸下防备,说得出真实想法,听得进你的指导意见。 父母和孩子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关系,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建设的过程。爱的根基打好了,沟通的渠道才会更畅通更有效。 第二层:营造和谐安全的谈话氛围 人的大脑很像双核计算机,有两个核同时在工作。一个负责“内容”,一个负责“氛围”。 谈话中,“内容核”押后,优先处理“氛围核”。因为,安全的对话气氛中,可以让对话各方更畅所欲言。 《中国合伙人》的电影中,来到美国谈判的成东青跟对方争锋相对,剑拔弩张,官司一触即发时,合伙人王阳赶紧提出暂停谈判,吃个午饭,调整情绪。 等到下午再次见面,王阳先丢给美国人一盒月饼,还不失幽默地开了个小玩笑“如果一会打起来,我好用这个砸你”,一下子缓和了现场气氛,巧妙地去除彼此之间的隔阂。而平静下来的成东青换了个态度进行沟通,最终顺利和解。 这就是我们说的,谈话氛围比谈话内容更重要。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,他才能做得更好。 面对一个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的孩子,长篇大论的说教,河东狮吼的怒骂,都不如蹲下来先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,然后再问孩子一句“你感觉好些了吗?我们可以聊聊吗?” 孩子需要的是在关爱中感受到道理,而不是在责备中听到道理。 第三层:明确沟通目标 对话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不是发泄情绪。明确目的,行动才不会被情绪牵着走。 面对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,我们要警惕这三点: 是否绝对化:我说的是对的,你都要听我的。 是否概念化:孩子不配合,就是不听话。 是否糟糕化:孩子考砸了,人生就没救了。 育儿切忌高高在上下定义,孩子需要的是帮助,所以沟通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孩子,而不是激化矛盾。 比起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“我不管你了,你已经无可救药了”,不如轻声细语地表达“我希望帮助你,我们一起想办法!” 谨记,爱大于道理的原则,不要因爱生恨,而要用爱接纳和包容孩子。 第四层: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世上有五种爱的语言: 肯定的言词、精心的时刻(专注的陪伴)、礼物、服务的行动、身体的接触。 而最好的爱是用对方希望的语言。 孩子最希望的语言,一定是带着爱意的肯定,带有善意的接纳。 孩子都不喜欢喋喋不休的说教,父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,大事小事都要指导孩子的方式,容易引起反感。 更有效的方式是“寻求共同目的”,当孩子感受到彼此同一阵营,目标一致,自然更愿意配合。 (1)寻找共同点,表示赞同 先抛弃不同观点,复述共同观点——“我们都希望周末出去玩。” (2)找到对方的盲点,进行补充 补充被忽略的事实,获得对方认可——“但周末的作业不得不完成。” (3)确实不相同的部分,进一步比较 你的建议是,“周六玩完,周日回来赶作业。”但这样有可能作业写不完。 我的建议是,“周六快速写完,周日心无旁鹫,轻松尽兴地玩个痛快。” 先苦后甜,甜头更大。 不说教不压迫,仅仅是理清思路,提出建议,调动孩子去思考,寻求解决方案。 因为有了“复述—理解—认可”的铺垫,当孩子再听到不同的意见时,内心会解除防御性心理,不知不觉进入自省的状态。 真正有效的沟通,是打心底达成共识。想让孩子愿意改变,首先就是要把话说到孩子心底里去。 好好说话,从正确的“谈话之道”做起。 |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