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这样一个时间段,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既可以是一个完成弯道超车的时间段,也可能是一个被人超过的时间段。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,都需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—— 这个社会,你以为你自己很努力的时候,放眼望去,才发现有更多的人比你还要努力。 下面是考上清华的焦宇晨、焦宇晓回母校的演讲内容——学霸在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上对比普通学生到底有什么区别。 大家好,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学习生活的感悟。 成功离不开拼搏,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美丽,没有等出来的辉煌。 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,只有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,才有可能换来最后的成功。 下面我们简单地谈几点。 坚 持 不 懈 —— 在学习上,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,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。 超常发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。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,学习是我们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赌注,我们不敢输,也输不起。 不要说什么“只要有1%的希望,就要尽100%的努力”,即使是0%的希望,也要尽120%的努力。 不坚持到最后,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。 你只要拼尽了全力,即使最后失败了,也不会留下遗憾,不会后悔。 现实一点说,竭尽全力的人很多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跨入清华和北大的大门。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成长轨迹,是难以比较的,再加上太多的运气与偶然,结果是否如人意,往往难以预料,我们要做的,就是做最好的自己。 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,既然选择了远方,就要义无反顾,风雨兼程。 我们相信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,“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 现在有些同学,一点也不愿多付出,每一份付出,他都期待等量的回报,还有一些人,淹死在没有回报的痛苦的漩涡中。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,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。 别说为5%的收获付出90%,即使可能是0%的收获,你敢不敢说,我心甘情愿,无怨无悔,你敢不敢继续拼,继续赌。 如果你有这样的气魄,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。 不 忘 初 心 ——不管发生什么意外,不忘初心,始终如一。 可能有很多事情会干扰你,但你自己要坚定,不松懈。 比如,每次从外地比赛或培训回来,如果是在上学期间,我们从来不会先回家,而是下了车,就直接去了教室。 每个大年三十,我们吃完了饺子就看书。 大年初一当鞭炮声响起的时候,我们还在做题。 除了要输液,我们没请过一天的病假,即使是输液,我们也会在输完液之后立即赶到学校,哪怕还有最后一节课。 有时在外出培训的路上,我们也依然在看书。 在清华,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,现在想来,这一切貌似很疯狂,难以坚持。 但有些路,走过了就不觉得有多么曲折;有些苦,咽下了就不觉得有什么滋味。 一些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,在当事人看来,也不过就是平平。 这样的生活,开始是约束,后来是习惯,最后是发于内心的自守自律。 因为有信念的支持,你只会向着你的目标,不顾一切地奔跑,不知疲惫。 不是只有学霸才具有这样的能力,任何人都有,只要进入了那个状态,你就会理解他们的世界。 读书的时间,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。 人的潜力总是无穷的,你不去激发,就永远不可能超越。 拼 搏 无 悔 ——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。 有人说,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让人十分敬畏的精神力量,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,放弃任何诱惑。 那里人人骑的都是飞车,走路都像小跑。 在路上少有步行的人,大家都行色匆匆,上课时间几乎没有学生在外面走动。 考试前几周,两个图书馆,六个教学楼,几乎每个教室都有人自习。 清华校园很美,是全球十大最美校园之一,是亚洲唯一一所入选的学校,可惜那里的学生没时间欣赏。 可能你会认为他们很傻,你可能觉得自己只需上一所普通的大学,过一种平淡的生活。 但进入社会后,你一定会后悔,不是因为你过得不够好,而是因为你想起,你从来没有过那样的青春,没有过那样的激情与拼搏。 没有被汗水洗礼过的青春是不圆满的,没有燃烧过激情的人生是饱含缺憾的。 不一样的假期 ——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,是用来反超的。 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很多人赢在了假期,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。 下面是我们一个假期的生活: 早晨起床后,吃过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。 除了吃饭、上厕所以及饭后简短的休息,我们从早到晚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学习桌。 从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,开学前,看着四本带有三种颜色标记的《教材全解》以及反复琢磨过的课本,我们感受到的,是假期的踏实与骄傲。 当然,假期中不仅是做题,也有我们自己安排的单元测试,每一个测试成绩不过85的单元都需要重新来过。 全解上没有测试题了,我们就跑到书店“蹭书”,只做不买,直至过了85,我们才会进行下面的单元。 这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,开学以后,我们没有接受新知识的迷茫与痛苦,一切都已那么自然。 这看似很恐怖,但对大部分考上清华的学子,却是那么真实。 因为他前面十几年的学习生涯,就是这样过来的。 看看那些连作业都没完成或最后抄完的同学,你就明白一个假期会造成多么大的差距。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领先不是因为他比别人多长了个脑子,而是因为,他与别人早已不在一条起跑线上。 时间和效率 ——提高成绩,无非就是靠时间和效率。 下面向你们展示一下我们在校的一天—— 到校后,立刻进入紧张状态,从书包里拿出书来,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。 一个上午,除了上厕所和跑操,我们基本不会离开自己的凳子,也不会和其他同学有过多的交谈。 下午和晚上也一样。 对我们而言,一天只有四节课,上午、下午、晚自习和回家后的自习。 你可能看不起那些零碎的时间,但下面的数字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,让我们来算一下。 9个课间90分钟, 中午饭后、午睡前大约30分钟, 上学、放学等车以及在车上的时间大约40分钟, 下午2:10上课之前大约15分钟, 晚饭后大约35分钟。 共3.5小时,比一个晚自习的时间还长! 还有,平时走路快一点,边走边思考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或不懂的题,吃饭、睡前不磨蹭等,都可以节省出不少的时间。 那些晚上熬到一两点,自以为自己很努力的同学,请问问自己,白天这些时间是否充分利用了? 你是否在跑操后只顾尽情地休息而忘了学习? 是否在期末考完后,只期待着放假而丢开了课本? 如果这些时间你不能好好地把握,那你晚上熬到再晚又有什么作用呢? 也有一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也没有浪费时间,一天到晚一直坐在那里,但成绩依然不理想。 那是因为你没有时刻保持紧张。 既然坐在那里,就要向你坐在那里的每一分钟要效率。 比如课间,同样是10分钟,有人做了5道题,有人可能只做了2道题。 假想一下,如果把它放到自习课上,你能做多少,如果把它放到考场上,你又能做多少。 很多人坐在那里真的只是坐在那里,这样即使你在那坐一天,又有什么意义呢? 独 立 思 考 ——清华大学饭桌上有这样的话:“只要方法正确,总会有突破瓶颈,柳暗花明的那一天。” 那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付出了很多,却成绩平平? 是不够聪明吗?是缺少天赋吗? 不,那都是借口。 部分人之所以这样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思考和回顾的重要性。 他们要么一天到晚忙着做题,要么一天到晚忙着问题,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做了大量的表面功夫,自己确实很累,但没有丝毫效果。 因为他们永远在接受别人的思想,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。 这样的人只是“纸老虎”,题目一旦发生变化,就现出了原形。 随着年级的升高,题目的增多,他们会不堪重负,越学越吃力,最终往往会归结于自己太笨了而放弃。 所以,学习一定要吃透。 就像武林高手一般,掌握一招一式的基本规律,以一法破万法。 如此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 |
分享到: